姚学磊:战“疫”一线的钢铁尖兵
近日,发现榜样致敬榜样——全省“抗疫榜样”名单公布,公司生产部出厂物流室业务主任姚学磊作为山钢集团唯一先进个人上榜。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新冠肆虐,疫情当前,公司的生产更需要我,家里的事就多辛苦你了。1月29日,大年初五,面对妻子憔悴悲哀的神情,姚学磊内心也是悲痛不已。他知道,岳父刚刚离世,妻子最需要他。然而,作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生产部出厂物流室主任的姚学磊,清楚的知道,因为疫情,给公司的物流造成了更多的困难、更大的压力,公司的生产大局更需要他。
春节期间一直加班的姚学磊,因岳父去世休了一天班,紧急赶回淄博老家处理完老人后事,接着回岗位。他满怀愧疚,眼含泪水:“关键时刻坚守岗位才能对得住长辈的教导,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
姚学磊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坚守在抗“疫”保生产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山钢力量,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责任担当。
疫情擦亮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2020年元月24日,大年三十,大部分职工已经在家忙着准备年夜饭。但是,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姚学磊却开启了工作的“加速度”。他很敏锐地意识到疫情影响,组织召开了专题会。“我们节前制定的《节日期间生产组织方案》没有预料到疫情的影响,所以大家要集思广益,讨论应对策略。”会后及时请示汇报了公司领导。为确保疫情期间公司的正常生产,他连夜补充一个应急预案。于是,大年初一,《疫情紧急生产预案》就在他的手里出炉了。
初一上午9:30,他再接再厉,组织承运公司负责人现场联合办公,成立临时指挥部,逐一落实各公司车源情况。一方面确定车源情况保证生产,另一方详细了解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保证人员安全。同时,督促相关方落实驾驶人员和大厅工作人员防护措施,宣讲科普知识,鼓励大家正确看待疫情,让大家在疫情面前稳下来心神。元月27日,为更好的应对疫情,公司主要领导与骨干员工陆续回到了岗位,他又迅速组织成立了疫情防控期间物流保障应急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像高效运转的马达,快速运行起来。货场库存、火车到达预报、综合运力、运输公司车辆,这些事情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他们马不停蹄地周旋在公司原料供应线上,及时协调出现的各类问题,避免火车压车,满足了公司原燃料供应,确保铁路货场正常周转,保障了公司生产的连续稳定。
既当“指挥官”,又是“战斗员”!
组织到多少台车辆?把车辆信息赶快发给我,我去办理通行证。
车辆到了吗?江苏牌照车下不了高速?……不能调头,确认司机安全后,我联系交通部门,协调放行。
疫情形势越来越严重,姚学磊的工作越来越紧张。他深入现场调研,掌握车辆、人员上岗等情况,尤其是铁水运输、废钢运输等关键业务和岗位。节日期间,可组织的车辆不足20辆,1月26日夜间仅1辆车工作,严重影响大宗原燃料供应。铁路货场积压煤炭5列、近1.8万吨,货场周转压力越来越大。在忙碌了一个通宵后,27日白天,他又想方设法共采购被褥20床、床垫15个,联系厂内食堂提供食物,沟通周边村庄办理出入手续,协调安置驾驶员100余人,保证了上岗司机数量。
为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各地管控措施持续加强,纷纷采取村庄封闭、延迟复工等措施,给物流运输带来巨大困难。姚学磊超前判断疫情影响因素,迅速占领周边库房,及时向公司报告申请,终于在1月底,开拓出厂区内空闲场地作为应急存储空间,使公司具备了连续生产20天的库容,为稳定生产提供了极大缓冲。他使出浑身解数与营销公司积极对接,联系客户,协调当地政府开具通行证,全力组织长途直发,保证了公司“一进一出”物流顺畅,杜绝了“肠梗阻”,最大限度降低了春节及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武汉就是前线武汉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姚主任,我们接到两个紧急订单,支援武汉医院建设……
好的,疫情当前,武汉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马上安排排产……
2月中旬,日照公司先后接到两个紧急订单,客户分别急需1000余吨热轧卷用于武汉临时医院电力工程建设,急需2000余吨冷硬卷用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光纤光缆复合带制造。
“订单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姚学磊争分夺秒,制定了特殊的订单生产组织方案,为其设计全流程“绿色通道”。从15日开始他认真跟踪每个环节,从计划排产、原料供应到生产组织保障。18日第一件货,具备发运条件,之后连续5天,产品陆续外发。由于无法汽运直送,他连夜协调内河船泊资源,连续奋战两个通宵,组织十余辆汽车运行五趟,陆续将产品送至内河码头,21日完成厂内倒运。之后,他又转战到码头,办理通行证,联系码头确定船只,认真检查钢材的卸车、装船、安全措施落实等情况,23日全部货物装船发运,终于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当3000多吨钢材陆续送到客户手中时,他欣慰的说:“武汉不用慌,有一家人支持呢!”。
疫情期间,订单能否按期交付是客户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对我们生产及供货能力的最大考验!姚学磊的话语掷地有声。
2月底,发往江苏靖江的一批5000余吨钢板,客户急需,由于各地道路管控,车源组织困难,为确保交付,他积极与营销经理、客户进行沟通,采用内河发运。从接到催货函,他全程跟踪生产进度,提前筹划运输事宜,最后经过21次协调、调度终于找到匹配的船舶。同时,这批钢板要求高表面质,海运需要多次装卸、转运,客户担心表面质量无法保证,姚学磊系统分析后组织专题会,提出直装直取,制定了详细的组织方案。为了抢时间,他往返码头与公司组织货物转运。公司内部安排专人全程协调出货,路上兵分三路组织全流程的运输,控制关键点,迅速争取港口的存储资源,协调船舶到港,最终,保质保量地交付客户。
践行初心使命 不负青春韶华
2002年至今,姚学磊在钢铁生产一线已经奋战了18个寒暑。“公司采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驱动’的生产经营模式,使我们物流专业具有了统筹全局的特殊性,从接到订单直到客户确认接收,我们必须全过程跟踪,而且必须与铁路、公路系统及港口等多家单位沟通协调。”每次培训的时候,他都给大家强调配物流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每逢重要节假日,姚学磊都会坚守岗位,从无怨言。
姚学磊的敢想敢干是出了名的。他大力推进产成品海运发运工作,通过全面调研,开辟了海河联运新模式,覆盖长三角区域,修订了上海、广东两条稳定航线的接单规则,大幅提升了海运订单量,提高了发船效率,为订单交付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库存压力等因素后,他大胆提出“海运直装直取”港口作业模式,开创了钢铁厂与港口一体化作业新模式,确保客户订单交付,节省了大量的物流成本。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姚学磊以勇往直前的精神积极投身抗“疫”战斗,用行动树立了钢铁工人的爱岗敬业、担当作为、抗击疫情、攻坚克难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