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对对碰” 创新解难题

 

劳模“对对碰”  创新解难题

 

可算是解决了焦炉小烟道串漏的难题了!最近公司劳模焦化厂姬长侠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姬长侠喜上眉梢11月16日试用的焦炉小烟道串漏检测机器人如同一缕阳光扫清了困扰他心头多天的阴霾

焦炉小烟道煤气串漏位置难以排查的问题,姬长侠和工作室成员也有改进思路,但苦于改造技术条件不具备无法实施,这事也成了横亘在他心里的一根刺。恰巧一次机会,他和全国劳模、姜和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姜和信相遇了。

劳模碰面,创新自然成了主要话题。姜和信转岗到了济钢瑞宝电气公司,带领创新工作室开展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化推广。谈及姬长侠在班上遇到的困难,两人一个有改进思路却苦于无法实施,一个有专业团队但需要根植“土壤”,两人一拍即合,回去备战。

两个创新工作室一个在济南、一个在日照,大家没事就电话微信沟通,经过反复琢磨调整,焦炉小烟道串漏检测机器人已经设计制作完成,只待上机试用。

11月16日,姜和信一行四人,驱车从济南赶到日照公司,大家齐动手安装调试,看着问题得到解决,两个创新工作室成员心里乐开了花。

“来都来了,开个座谈会一起坐坐吧,相互取取经。”

第二天9点半,一场以创新为主题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建座谈会开始了。

“现在检查煤气泄漏位置的功能实现了,我还可以增加测温等功能。”

“最好把尺寸和形状再优化优化。”

“下一步我们从追求人数规模向拓宽专业领域转变,培育‘特种兵’,打造‘特混旅’,更能战无不胜。”

石子入水涟漪起。参会人员互相启发,热烈发言,经验和创意在交谈中互相交织升华,又有两个解决生产难题、提升工作效率的创新雏形形成。

会议结束后,大家相互摆手告别,两个创新工作室形成长期协作关系,为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又带着新的任务回归各自岗位。

近年来公司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磁场效应引导工作室加强协作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协作交流形成各类创新项目7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0余个为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技术进步提供了支撑